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光伏产业发展迅速且回报率高,很多小厂家在技术和其他条件都不具备的情况下仓促进入到光伏行业。
好于此前流传的草案内容。表面上看,这一条款对产量已占全球半壁江山的国内光伏组件企业来说显得十分不利,但实际影响应该有限。
不会因此而额外激发大量新项目投建。4.已获批项目若能在8月底前完成并网,将能继续享受现行的第3号能源法案所规定的较优厚补贴政策。随后每半年下调一次电价直到2016年底。5.对光伏组件市场的影响:短期有助库存消化,不改中长期产品跌价趋势。政策解读与评论1.2011年底前,上网电价逐月递减,2012~2016年每半年削减一次,2017年以后不再提供补贴。
新法案中的规定还为一些满足特定条件的项目提供了额外的优惠上网电价,其中值得关注的一条是对投资额中60%以上(不含安装费用)采用欧盟成员国所生产的产品的项目可获得额外10%的上网电价补贴。暂且不论欧洲本地的组件产能能否满足意大利市场的巨大需求,对中国企业来说,出口更多的光伏电池给欧洲企业进行组件生产、或者直接在欧洲设厂进行单纯的组件拼装,都是应对这一条款的有效办法。浙江某光伏企业董事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2011是光伏企业赶考大年,是状元、榜眼还是探花很快就能知晓。
以先发制人之势紧跟市场脉搏,能够在初春寒潮期殊死拼搏胜出的企业,才有资格赢得光伏市场的整个春天。据行业人士反映应,目前产能过剩已经造成光伏组件利润空间直线下滑,一些盲目以短期利润为主的企业百感交集,甚至已经陷入无单可进的困境,这与曾经寻求短期暴利的光伏企业人的投资初衷大相径庭。2011第三届广州国际太阳能光伏展览会市场部负责人从更广阔的角度分析了当下的市场境况,中国是光伏产销量大国,但是随着全球光伏市场的开启,他们面临的不单是现在的困扰,东南亚光伏业也在迅速崛起,发展轨迹与中国如出一辙本地市场尚未完全开启,产品出口是当地光伏企业发展的主要路径。截止5月15日,已有298家参展企业、13290名国内采购商和602名海外采购商注册登记参观展会,借助广州光伏展的有利平台,一来扫描光伏市场的风吹草动,二来推广品牌文化开拓新市场。
在寒风刺骨的光伏经济形势下,2011第三届广州国际太阳能光伏展览会市场调研专家们所提的建议,令光伏企业人信心倍增。这是2011第三届广州国际太阳能光伏展览会总负责人在回答记者关于广州光伏展为何在企业困难时期却迎来行业参展热的问题时说的。
国内施压令光伏产业链各企业表示鸭梨很大 5月初,2011第三届广州国际太阳能光伏展览会运营专家组称2011年是中国乃至全球光伏产业风起云涌的一年,市场管严、光伏市场疲软等诸多考验,令光伏产业链上下游各级压力都在加大。之前光伏企业尝尽利润甜头,现在猛然面临如此大的风波,一些企业势必手足无措,一场席卷前所未有的光伏产业风暴已经来临......光伏企业利润持续走低 2011年初光伏业发生了太多变动,市场持续走低,利润一路下滑,与金融危机相当,光伏业处于08年金融危机以来最危急的时刻,面临行业变革很多业界人士看法各有千秋。果不其然,近日有消息称,从6月1日开始,国家质检总局将启动全国范围的太阳能电子组件质量大检查,清理并淘汰产品质量不过关的厂商,本次大检查将持续三至六个月的时间,可见2012年的太阳能光伏行业将面临重大变革。在这一特殊时期,光伏企业都在奋力一搏,以确保在利润压榨的车轮锯齿间求得持续健康发展。
目前由欧洲光伏政策补贴下调所引起光伏产业的连锁反应,令所有光伏企业人不得不重新思量所面临的光伏处境。众所周知,08年的金融危机曾使意气风发的中国光伏陷入低谷:近30%的国内企业频临破产,70%的企业停业、停产或限产,许多预计投资国内光伏企业人开始持币观望继08年金融危机后2011年的光伏产业风波再次席卷全国,光伏企业人面临新一轮的困难时期,忧心忡忡。随着光伏市场产能的过剩,只有产品质量才能维持企业长远发展,很多以寻求短期效益为主的中小企业势必难逃落马厄运。现状分析,其中盲目投资、项目产能过剩、标准不一是影响我国光伏行业健康发展的根本因素,加之光伏企业长期两头受制于外,免疫力下降,欧洲冷风使中国光伏严重伤寒出口价格下压、多晶硅出现库存积压迹象、光伏产业链整体利润下行等等一系列病症浮现。
光伏企业遭利润压榨,车轮锯齿间求发展光伏企业惊人的膨胀速度和短期内可能面临的暂时性市场萎缩,使很多企业进入运营困难期,一时难以打开局面。在光伏行业特殊发展时期,尽管政府、展会作为幕后推手不可或缺,但主角永远是企业。
国内光伏企业订单量回落,产能积压现象凸显,光伏企业猛受冲击,这些已经是行业内的普遍现象,2011年无疑将在光伏产业发展轨迹中烙下难以泯灭的一道印痕目前,在技术上面两家公司共同做一件事情,研制选择性发射极,它能够提高太阳能电池的效率。
我认为中国在这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非常好的成果,走在了世界前面。因此,他们便和应用材料公司进行合作顺利进入该领域。如果太阳能光伏产业保持每年30%的平均增长速度,到2020年,全球的光伏装机总量将达到400GW,太阳能光伏能源将成为全球主流的新能源。第二个是我们与产业合作伙伴的例子。2018年在大部分国家能看到居民使用太阳能发的电,而且不需要补贴。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发展战略伙伴关系,从而获得竞争优势。
智能电网能够实现各种可再生能源接入电网,包括风能和太阳能等等。到2020年,光伏发电量将满足98%人口的用电量。
同时,也无需对其他的设备做出调整。他表示:我们可以通过更改一台设备来提高效率,而不淘汰现有的其他设备。
关于设备的升级,盖伊举了两个例子,一个是在现有的设备上升级,拿应用材料的丝网印刷机来说,只要在传统的丝网印刷机上增加一个高清晰度的摄像头就可以实现一个新的工艺,即双层印刷。市场容量不断增加10年左右的时间内,太阳能发电将在价格上具有竞争优势。
面向未来,中国的光伏企业必须提高效率和生产力,制定明确的发展路线图,并以此指导技术研发。我们觉得10年的时间并不是很短,但在人类能源的历史上,10年其实是非常短暂的。2004年前后的短缺导致亚洲多晶硅产能上升很快。中国十二五规划的目标是,到2020年中国光伏太阳能的装机量将达到50GW。
让设备平滑升级借助设备的升级来提高转换效率也是一个很明智的办法。霍尼维尔公司在材料科学上的专长和新的概念,加上应用材料公司在太阳能设备和制造上的经验,两者的结合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盖伊说,因为很多太阳能电站是分布式的,如果你要把它们连接在一起,现有的电网是无法实现的,这就牵涉到一个比较热的话题,那就是smartgrids(智能电网)。另外一个升级的例子是整条生产线的完善。
另外一个重要环节就是电池制造技术,例如一种技术可以把所有导线都移到电池背后去,如果最终实现了这种技术,那么它几乎不遮挡太阳能电池的有效发电面积,这就提高了转换效率。随着太阳能发电成本的不断下降以及传统发电成本的不断上升,未来10年,两种不同方式的发电成本会达到一个平衡。
其中借助设备的升级来提高转换效率也是一个很明智的办法。去年,全球光伏发电量超过18GW,有些国家已经实现平价上网。通过更好、更有效地连接多块电池板,能够让整个组件的效率得到提升。而电池到组件的安装技术也有可以提高的地方,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组件是由一块一块小的太阳能电池板组成的。
目前产业链的各环节包括硅片、硅锭、电池组件、封装材料、逆变器的改进,以及电池系统的不断完善,软件的优化等方面都能让光伏发电的成本不断降低。此外,应用材料公司还有一个可靠性测试实验室,可以在设备上与客户进行合作,提高它的技术。
我们同时也有可靠性测试中心,对我们新改良的技术所生产出来的实际产品进行可靠性测试。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绝大部分的市场将能实现光伏电网平价。
他说,首先要有很好的原材料,在过去的5年中,整个亚洲的多晶硅发展非常快,主要原因还是来源于多晶硅材料。同时,如果把导线都转移到背面之后,可以在太阳能电池生产环节中实现更多的自动化,生产的效率以及产品的良率也都会得到提高。